窦娥冤(节选)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2. 欣赏作品极其丰富的语言表现力。
3.体会剧作家在窦娥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鉴赏文章,感受悲剧的艺术。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楔子__________ 盗跖__________ 嗟怨__________ 尸骸__________
埋怨__________ 浣纱__________ 错勘__________ 亢旱__________
2.《窦娥冤》一共四折,概括楔子和每一折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哪些?
4.窦娥临刑前发出了哪三桩誓愿?
5.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二、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
A.磨(摇)旗 只合(应该) 错勘(判断)定 罪愆(罪过)
B.糊突(混淆) 则(只)被 亢(极)旱 餐(吃,挨)刀
C.枷纽(拘束) 天道(规律) 生埋怨(深深地)
D.笑科(动作) 哥哥行(行走) 着做公的(语助词)
2.从文中找出最能说明窦娥“冤”悲剧根源的一句话,分析其作用。
3.窦娥的三桩誓愿死幻想还是现实?合理吗?为什么?
4.窦娥的三桩誓愿和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
5.试着分析窦娥悲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