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的脉络
《散步》一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散步的事件、地点、以及参与的人。
第二部分(2-8段):讲述的是散步整个活动。
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第二自然段,交代了母亲对散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第二层是三四五三个自然段,讲述的是在散步的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那种乐趣。六七八三个自然段是第三层,散步路途上有着分歧,有着不同的意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人物的形象
“我”:孝顺老人,不溺爱孩子;有责任感;
“我”的妻子: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我”的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我”的儿子:懂事、聪明、活泼。
3、《散步》一文中,“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其中的缘由是什么?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母亲”原本是“要走大路”的,因为“大路平顺”;“孙子”却“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在散步路线出现分歧后,作为家庭主心骨的“我”虽爱幼,更尊老,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可是“母亲”为了让孙子高兴,却“摸摸孙儿的脑瓜,变了主意”,要迁就孙子走小路,最后使得家庭的分歧得到解决。文中这一细节描写充分显示了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美德,他们的家庭氛围是和谐的、美满的。
4、他们四口人组成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互敬互爱的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和睦)
5、“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理解“熬”用词的准确?
“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含义深刻。中年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一方面要承担老人的幸福,赡养老一代;另一方面要好好照顾孩子的生活,抚养下一代。所以中年人肩上是一份重大的责任。而这份责任是从老年人身上接过来的,也要给下一代做示范,言传身教,把这份责任一代传一代。
7、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理解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8、作者通过一家人散步这件事传达什么信息?
表现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从中感悟到中年人的生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步是生活中一个极小的事情,作者却能从这个小事入手来见深刻的道理,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以小见大。另外这篇文章在写作上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或者展现文章的这种思想情感,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这篇文章里面有多处展现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这样一些细节。例如母亲摸孙儿的脑瓜等等这些细节,还有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这样一些细节都非常地感人。
除此之外本文的语言也极具有特点。这篇文章语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词藻,作者却以这样平实、平易、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这种内韵的丰富。而且这些语言还颇富有一些情趣。
除此之外,本文景物描写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景物描写不须多,然而一两处点染却能让文章呈现出迥异的特点。
这篇文章在细节方面、细小的地方也有一点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就是大词小用或者是小题大作。例如分歧、责任的重大以及最后一句话整个世界,这些字句里面感受到作者是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来讲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