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1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bāo)     绿茵(yīn)

B.粗的(kuǎng)  斗(lì)

C.毛(jié)     静(mì)

D.高(miǎo)    临(lì)

2、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凋零)

C.察颜观(颜色,色彩)    D.盘虬卧(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3、下列比喻句本、喻体指出错误的一项是( )

A.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本体:叶子 喻体:波浪)

B.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本体:雨水 喻体:水雾)

C.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本体:小草 喻体:蚯蚓)

D.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本体:雨声 喻体:乐章)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5、下面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A.①④②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③⑤

  粗犷(guàng)。

  “察言观色”的“色”为脸色。

  本体:雨水 喻体:丝帘。

  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

  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句子之间内在关系为:概述到具体描绘;雨中到雨后。

B卷

二、综合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用选文中的一个拟人短语概括出秋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

夏之雨

  蒸沤的热浪,堆叠着、郁积着。潺潺的汗珠涌动着、翻滚着。粘答答的肌肤挣不脱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间的渴盼与最爱。

  一半的天。蓝得不带一丝犹疑,另一边的天际,却是尘烟滚滚,黑云片片,黑浓的云迅即卷漫开来扑腾跌宕、漫漫溢溢。镶着金边,绣着蕾丝,只展现上苍诡谲的骤风,氤氲一场天地神奇。

  乍然的雷闪里,雨,如根根银箭,带着雪亮的镞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地射向每一个角落。似乎,要把上苍的怒意倾泻净尽,似乎,要将人间的忿懑恣肆填平。于是,奔腾在柏油路面上,驰骋在朵朵伞花上。激进的弦箭,弹射在一洼洼的水痕里,带着一朵朵半圆的气泡,奔向滔滔的街头。

  荷,擎着碧翠伞盖,迎一场雨的婚礼。蛙,在荷畔鼓掌欢呼,呱呱地鸣叫,仿佛催唤着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精华。

  雨停歇,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

  似乎,尘世里,唯有荷花的地方,才有清凉!

  仿佛,夏之雨,只为迎娶荷而倾落!

  雨骤然落,乍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兴奋、咒诅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枝折花倾、窗破瓦掀。上苍以它的威猛、酷戾回报众生的贪得无厌。上苍以它的冷峻、残苛晓谕世人,四时有定,强求不得。

  风,只在心静、身静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风,只在无所欲、无所求时,才弥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

  夏,热热烈烈地来,却也在西风的吹拂下,凄凄凉凉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萧索的情,以及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惋:

  叹惋人世仓猝无常,叹惋红颜成白发!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又沉湎在浪涌处,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夏,年年来,年年去,而红尘依旧,炎凉依旧,而这人生,却再也不能重新走过。

1、文章第3自然段中加线词在句中好在哪里? 试作评析:

银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通过描写夏之雨,表达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