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

字号: 默认

主讲: 优秀语文教师 吕小燕

一、知识概述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我喜欢雨”、“我爱恋的雨”,作者反复表达了对雨的赞美之情。雨,给世界带来了千姿百态的风情:春雨,使世界改变了姿容;夏雨,使大地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秋雨,使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冬雨,给南国城市的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

在“我”的记忆中,有春雨的飘飘、夏雨的潇潇、秋雨的绵绵、冬雨的纷纷。那是雨的极致,也是人生的极致。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全文大意

  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写出了雨的可爱,表达了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描绘对象

具体内容

特点

春季的雨

树:睁眼

水雾:牵动阳光

小草:像蚯蚓翻动

空气:像有芳甜的果子

美丽、娇媚

夏季的雨

人的感受:享受着清凉的甘露。

物的情态:充满蓬勃的生机。

热烈而又粗犷

秋季的雨

像是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

静谧、怀想、高邈、深远

端庄而又沉思

冬季的雨

正面:透明、温暖、柔和

侧面:雨后的田野(清新淡雅之美)

自然、平静

(三)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这篇散文语言诗意浓郁,美妙动人。作者将很多物象拟人化,使自然之物可亲可感。例如,在第一自然段,作者用“她”来称呼雨,形象、亲切。作者在写春雨时,“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用语新颖别致。作者将秋雨比喻为“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将秋雨的端庄、沉静描写的十分恰当。作者还用许多形象的比喻句,让自己心中的雨洒落在读者眼前。例如,写春雨时,“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是多么娇柔、多么珍贵的雨呀!

(四)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的画面美。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巴。

  这段话,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角度描绘了春雨的特点。从视觉(第一句)到听觉(第三句)再到嗅觉(第四句),写出了春天“驱走了冬天”使世界改变姿容,充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展示了一幅美丽而又生机勃勃的图画。

(五)重点问题探讨

1、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2、为什么把标题写成“雨的四季”,而不是“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强调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状态,充满灵动,在一定程度上将“雨”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同时,作者不仅局限于对“雨”的描绘,在表现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时,也借雨展示出不同风格的四季图。

3、第六段“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与第七段“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都写到了“爱恋的雨”,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这两处文字的作用有何不同?

  从结构上讲,第六段“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至本段末尾的文字是对前面二、三、四、五段文字的总结。而第七段“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是对全文的总结。虽然两处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但从结构上讲,两者所涵盖的内容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