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字号: 默认

主讲: 优秀语文教师 罗菲

一、学习目标

1、要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并能熟读成诵。

2、要明白文中所讲述的“熟能生巧”的道理。

3、掌握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1、字音

jīn)   家尧咨yáo zī

shǐ)    hàn

zhuó)   sháo

2、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全集》。

  补充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3、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菜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的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4、课文分析

  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切技艺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深入分析:

  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

  明确:善射;自矜。

  为第二段两人的碰撞埋下伏笔。

  (2)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睨之,久而不去,微颔。

  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屑一顾。

  第二段:写二人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1)这段文字从冲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回合?

  明确:第一个回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续发问,咄咄逼人,表现出陈尧咨强烈的自矜、自傲。而卖油翁沉着招架,淡淡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却底气十足。

  第二个回合:卖油翁轻描淡写的话更有损陈尧咨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陈尧咨忿然作色:“尔安敢轻吾射?”火冒三丈,出语狂傲。而卖油翁心平气和,用自己数十年练就的绝技来教育陈尧咨。从“我亦”二字中可以看出,卖油翁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满自夸。

  第三个回合: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服输了。由“忿”到“笑”,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所认识。

文章主旨:

  全文短小精悍,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有专长,掌握了某种技艺,也没什么可骄傲、盛气凌人的,因为熟能生巧,而艺无止境。

5、写作技巧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详略处理得当,人物个性鲜明。

  ①文章的主题是要阐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的箭术的精湛,而对卖油翁情况的记叙较详细,这样也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②文章虽然短小,但很好地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读了文章之后,陈尧咨的“自矜”,卖油翁的不以为然,都深深地映入我们的脑海。

  第一段中抓住陈尧咨“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一个自傲,一个鄙视,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对卖油翁的描写,更是形神兼备,通过对他情态的描写,把他的内心揭示无遗。

  第二段则抓住人物的语言,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陈尧咨首先发难: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两问,大有威逼之势:“你也懂得射技吗?难道我的射技还不精湛吗?”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卖油翁则不卑不亢:“无他,但手熟尔。”陈尧咨生气了:“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避而不答,只说了他懂得这个道理的途径:“以我酌油知之。”并当即演示给陈尧咨看。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言以对,只好“笑而遣之”。陈尧咨的骄横自矜、盛气凌人跃然纸上,特别是结尾的“笑”颇值得玩味;而卖油翁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也如在眼前。

 

三、难点剖析

(一)卖油翁的过人之处有哪些?

  明确:通过对其酌油动作的描写“取”、“置”、“覆”、“酌”、“沥”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结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领。

(二)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明确:主要是陈尧咨的问话。如先质问“汝亦知射乎”,这里的“汝”,多少还带一些尊重,但话中含有只有他才了解“射”的意思在内。可谓语带自满。当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表示只不过如此时,他立刻表现出了心中的不满。“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忿然”表现其骄横之态,一个“尔”,道出陈尧咨的高高在上。而当不得不服卖油翁时,他也仅表现出“笑而遣之”的态度。这个 “笑而遣之” 是具有深刻的含义,含着尴尬的情态。

(三)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

  明确:卖油翁。因为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陈尧咨显然不是作者着力称颂的对象。

  故事要说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卖油翁对事物的看法是本文的落脚点。

(四)文言字词积累

  自矜:自夸。

  睨:斜着眼睛看。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

  笑而遣之:笑着打发他(卖油翁)走。

  

  尔安敢轻吾射:你。

(五)文言代词“之”的用法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1)康肃笑而遣。 (《卖油翁》) “之”代指卖油翁。

  (2)忽啼求。(《伤仲永》) “之”指代书具(书写的工具)。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卖油翁》) “之”指代陈尧咨。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那”、“那样”等。例如:

  (1) 渔人甚异。(《桃花源记》) 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2)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桃花源记》) 之:代指桃花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