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课文结构
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启段落,点明温晴的总的特点。接下去山和水的内容很明晰,写山的主要是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济南冬天的水。
2、具体讲解课文内容。
济南冬天的“温晴”。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四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城外远山图和空灵水晶图。
如果说在小山摇篮图中我们读到了更多的是山的慈善,带给人的温暖之外。在雪霁初晴图这一段中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济南小山的秀气。城外远山图,就像是水墨画一样,在这个小水墨画之中,我们也读到了城外的远山它的特点,就是淡雅,色彩非常淡雅。作者直接用水墨画去描写城外的远山,因而我们可以直接用淡雅去概括城外远山给人独有的感受。在空灵水晶图中,写水中的绿萍来展现济南冬天水的特点,作者反复地渲染了济南冬天水的绿的特点,温暖的特点, 还有活、清亮这样一些特点。
文章紧紧地围绕“温睛”二字行文描山绘水,为我们展现了济南冬天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情。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作者对济南的那一股无限热爱之情,作者热爱这一块美丽的土地,作者深情的赞美济南的冬天。
3、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本文井然的布局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结构上文章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首先用一个自然段,通过三个对比总领全文,接下去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入手去写冬天的济南,最后一句话收束全文。
除此之外牢牢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景,也是本文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写每一个点的时候,作者牢牢抓住这些景物最突出的特点,就给人非常鲜明的印象。在行文的过程中情和景的交融,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除此之外,本文的语言也是别具一格的,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非常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就是灵活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等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济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