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

主讲: 语文高级教师 黄 梅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奇幻的神话故事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精卫填海。

  有对月流珠的南海鲛人等等。然而人是怎样来的呢?对此,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说法。大家知道,西方基督教徒认为人是上帝耶和华创造出来的,即上帝造人 ;我们中国同样有着关于人诞生的神话,那就是女娲造人。那么,女娲造人的神话具体的内容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女娲造人》这一篇神话故事,我们就能够详细地了解。

二、文学常识

  《女娲造人》是属于创世神话中的一个作品,那么什么叫做创世神话呢?简而言之它就是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一种神话。创世神话大多是人类早期的时候,用幻想的方式,对自然、宇宙所作出的解释和描述。他反映出原始社会的人们对天地、宇宙,以及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创世神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释和描述天地开辟,包括世界万物和万物的形成;二是说明人类的起源,包括民族的起源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这篇神话就属于创世神话。

三、作家及作品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7月,四川新繁县人,神话学家。主要作品有《中国古代神话》《古代神话译》《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史》《神话论文集》等等。《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这篇文章是袁珂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可以说这样一个标题已经概括统摄了全篇内容。标题《女娲造人》中的女娲其实就是传说中造人、补天的那个女神。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女娲是华夏子孙的母亲或者是圣母,她也是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人物。

四、生字词

开辟  山  川  草  木  荒凉  寂寞  神通广大  女娲  莽莽榛榛  蓬勃起来  疲倦  澄澈  灵机一动  掘起  掺合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相貌  气概  安慰  幽光  山崖  疲倦不堪  绝妙  枯藤  泥潭  搅  挥洒  一般无二  简单  踪迹  麻烦  配合  绵延

五、整体把握

1、文章的基本脉络:

  第1—4 段 :女娲造人的原因;

  第5—16段: 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17、18段 :女娲造人之后,考虑的是如何地繁衍生息的这样一个方面的内容。

2、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看出来?

  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世界的荒凉,作者用了 “可是”“单单”两个词,凸显出了“世上虽然天地开辟了,有万事万物了,然而由于没有人类。”我们通过这里可以看出世界上此时是非常荒凉的,没有人类,也就是意味着没有生机 ,非常寂寞的,很自然地就为后文女娲去造人做了一定的铺垫,说明了女娲造人的原因。

3、第2自然段中的“神通广大”是对女娲的总体评价,那么她的神通广大体现在哪里呢?“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中“据说”这个词语体现了什么呢?

  “她有着一种超凡的神力”,“一天能变化七十次”体现出了女娲的神通广大。

  “据说”,根据别人说,推测的语气。由于这是神话传说,它是推测的,有的地方是没有考证的,仅仅是传说而已,因而作者非常准确地用了“据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前面讲述的是女娲造人的原因,她的视觉中天地广阔、原野莽莽榛榛,然而这样一种世界却显得如此的死寂,这种气氛让女娲觉得非常难受,非常孤独,因而她就想要在天地之间添一点什么东西,让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后来她想到要添一点生气,自然的就过渡到了造人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女娲造人的两种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造人的过程主要是分两种方式进行的:

  第一种方式是揉泥成团造人的方法(辛勤 劳累精疲力竭 疲倦不堪)

  第二种方式是是挥藤撒泥造人的方法(简单 神力)

6、第5自然段中的一系列动词用的好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好,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地准确、精妙。如:“掘”“掺合”“揉团”。这样一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时的一系列的动作以及过程。从这样一些动作之中还可以看出女娲造人的时候的认真、执着以及慎重。

7、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第一个人诞生的场景?

  第一个人诞生的时候的那种独有的场景,泥人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再次展现了女娲的神性,通过对第一个诞生的人的语言以及动作的描写,作者极力地渲染描绘出了人诞生之后或者是第一个人获得生命之后的无比的喜悦。

8、在第一个人诞生之后作者是如何写女娲的呢?

  作者写道人的产生使世界顿时充满了生机,并且带给女娲这个女神一种爱的温馨,一种天伦之乐,以及一种人间的温情。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人诞生时候的那种欣喜、欢乐,以及人类的母亲也就是女娲造人时候的开心、快乐,她所获得温情和她身上所体现出来得慈爱的母性光辉。

9、女娲是神,那么她身上有没有人性的一面呢?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

  她身上有人性的一面。人的产生使女娲这个神感到了做母亲的一种自豪,也有做母亲的快乐、欣慰;人产生后,世界生机勃勃,满是温情的场景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女娲身上的人性。

10、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女娲造人的原因、过程以及造人之后繁衍生息的问题。为我们讲述了人类的起源问题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女神的形象,或者是一个母亲的形象。

11、概况文中女娲的形象?

  首先,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其次,她有人的性情,因此我们说她是神性与人性兼有的一种形象。她就是一个母亲的化身,她身上所体现人类母亲共有的那种勤劳、智慧以及伟大。

12、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1)大胆的想象

  本文是作者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作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还增加了第一个人或者后面人类诞生出来的喜悦场景描写,还为我们增加了女娲造人过程中,她所具有人类的那种性情心理,喜怒哀乐等等情绪。甚至还有作者自己的这种评述。这些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这种想象让这篇神话故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似乎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是很遥远。

  (2)丰富浓厚的情感

  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人类诞生的一种喜悦。

  (3)语言非常清新、质朴、准确

13、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能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渴知的创造和探求的精神。

  启发是:女娲身上的这种创造精神,也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我们应该从女娲身上去汲取这样一种精神,做新时代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六、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