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主讲: 语文高级教师 黄 梅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观察美的能力。今天我们将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四季之首“春”的魅力。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先生一生创作颇多,主要的诗文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有很多,他的散文以文笔清丽、秀美、语言洗炼著称。散文的著名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等。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总写了春回大地的春醒图。从三 四 五 六 七几个自然段开始,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在第三自然段中为我们展现的是春草,我们称之为春草图。第四自然段描绘的是春花,春花图。第五自然段为我们描绘的是春风 。下一个自然段展现的是春雨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春雨图。而第七自然段作者将笔由自然界转向了人,在这儿描绘了人们迎春的这一幅非常美好的图。我们称之为迎春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具体讲解各段落,把握课文内容。

  ①抓住特点写景。

   名称          特征     

  春草图(草报春):嫩绿、多、软 

  春花图 (花争春):繁茂、艳丽、芳香 

  春风图(风唱春):温暖、柔和     

  春雨图(雨润春):多、轻盈、 细密

  迎春图(人迎春):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名称  角度(顺序)              写法            修辞

  春草图: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拟人

  春风图: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迎春图:由物到人

  ③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结尾三个比喻句分行排比,先后有序。作者 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 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它“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 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这三个句子的顺序,从 “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 过程,所以三个比喻句的顺序不能调换。这三个句子是不可以调换位置的。

  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作者抒发了对春天的那种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赞美春天的生机、活力、希望、给人的美好。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然也有趁着美好的时光积极、奋发、向上的这样一种思想情感。

3、写作特点

  第一个是结构非常严谨,非常的清晰。第二点,语言极具有特点。本文的语言简洁而且传神,多数的语言非常的精美。第三个特点,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等等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特点。第四个就是牢牢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景。

四、小结

  一年之季在于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青少年朋友,正处于人生的花季,人生的春季,希望同学们都能够记住一句话,就是“莫待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趁着人生的春天,学知识,长本领,去描绘更好的未来。

五、板书设计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