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20分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B.

C.          D.

2.《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损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3.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4.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

A.魏、蜀、西晋         B.魏、蜀、吴

C.吴、东晋、梁         D.宋、齐、梁

6.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

7.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筒车的广泛应用

10.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220年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材料中提及“平常服装”,不需“其他陪葬物”等可知诸葛亮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选择中属于原始资料的只有诸葛亮《出师表》。

  由统帅、兵力对比、结果可知该战役是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指魏、蜀、吴。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图中所指的时期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的分立和各民族的交融。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强民族间的交往。

  材料中提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大大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

B卷

二、综合题

1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展开答案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展开答案

13.读史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渔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请回答:

  (1)材料反映怎样的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的主要背景因素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展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