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20分

一、选择题

1.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2.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4.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

A.契丹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6.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错误的(  )

A.女真~阿骨打~金 

B.契丹~阿保机~北宋

C.党项~元昊~西夏 

D.蒙古~忽必烈~元

7.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8.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9.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10.下图是甲同学在学校资料室找到的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该朝代是( )

A.元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依据图片内容可知,A、B货币属于金属货币,C是宋朝时期出现的纸币,上述图片反映的是货币在社会的流通中逐渐出现纸币。因此答案为C。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为了更好的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因此答案为A。

  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南迁的人民也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当时政府的重视,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因此答案为D。

   根据课本知识,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从唐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结合知识,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所属的民族。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首领,他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使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故答案选B。

   本题考察学生对少数民族政权搭配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CD三项搭配正确,B项错误,应该是契丹~阿保机~辽,本题选B。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朝代排列顺序的内容。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隋朝建立于581年,西晋建立于266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故答案选A。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河南江北行省”,联系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因此答案为D。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行省制度……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联系所学可知,元朝通过实行行省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势力,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答案为A。

   依据材料中“宣政院辖地”可知,这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疆域。元朝建立之后,设置了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理,因此答案为A。

B卷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展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