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节选)

字号: 默认

主讲:黄君

一、知识概

  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掌握卢孟实等人的性格特征。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感受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唤起同学们的集体意识,逐步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疏通字词

  盛(dǐng)  子(huǎng)

  怯(nuò)  忌(huì)

  拾(duo)  蛋(dǎo)

  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穿的服装。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2、作者简介

  何冀平(1951—),当代剧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她创作的《天下第一楼》在北京人艺首次公演后赢得满堂喝彩,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除此之外,还著有《新龙门客栈》《黄飞鸿》。

3、写作背景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里的事全交给两位少掌柜支撑,怎奈两位少爷均不喜欢“烤鸭店”,大少爷迷恋梨园戏曲,二少爷崇尚武林,饭店经营不善,入不敷出。为重振家业,唐德源决定外聘卢孟实执掌“福聚德”的大业。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新建大楼,斡旋于各方势力、各类人物之间,将“福聚德”的事业推上顶峰。然而,在东家、官府等的内外逼压、破坏下,卢孟实被逼还乡,“福聚德”也由盛转衰。

4、熟读课文,梳理情节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明确: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超群,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败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败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

  ①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②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③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败。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底层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衰败的真正原因。

5、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得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

  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明确:①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包含作者反讽意味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②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铮铮傲骨。

6、精读课文,分析形象

  本文出场的人物极多,都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明确:①卢孟实: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可见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从他对待罗大头的态度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却要苦赔着笑,这是那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②罗大头: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他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挑子走人;脾气暴躁,蛮横无理,说话尖酸刻薄,还有抽大烟的恶习。但另一方面,罗大头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此外,他个性耿直,敢作敢当,讲究江湖义气,是条硬汉子。

  ③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④福子:仗势欺人,姿态谄媚。

7、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福聚德这个典型环境,刻画了各色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示了人物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歌颂了卢孟实、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和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深刻揭示了福聚德逐渐衰落的根本原因。

8、板书设计

三、难点知识剖析

  卢孟买因一点小错就要惩罚小伙计,却厚赏成顺,为什么对待伙计会有如此差别?

  明确:卢孟买在福聚德的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报答老掌柜的知遇之恩,实际上是借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五子行”争口气,洗刷掉父亲因遭辱屈死留在自己心上的屈辱感,所以他才“咬牙跺脚地干”,挣得就是一个“体面”。他反问道:“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就都得吃喝嫖赌走下流?由于社会偏见,厨子、戏子、堂子、门子、老妈子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卢孟买想从自己做起,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他说:“人家为什么看不起‘五子行’?不能自己走下流!”因此,他对店里的伙计要求非常严格,小伙计偷偷去听“落子”,在他看来是“走下流”,是不“体面”的事,因此处罚他。而成顺要结婚时,他却亲自送他喜幛子钱,并嘱咐成顺:“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要的也是一个“体面”。这体现了卢孟买强烈的自尊、自强意识。

  总结:《天下第一楼》讲述了民国初年京城烤鸭老字号“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表面上是写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但作者着意揭示的是人生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福聚德的兴衰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整部作品弥漫着无尽的苍凉之感。展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通过对人物的事业、爱情、命运悲剧的刻画,深刻地批判了藏匿于传统文化背后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与行为,是一部值得大众去细细研读和深思的戏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