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析



例1、(福建福州)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

  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和CuSO4溶液        B.Mg和MnSO4溶液      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

解析:

  铁生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与水接触。在发热剂中加入氯化钠,实际上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加快铁粉生锈,更快的放出热量。根据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规律,可得到金属的相对活动性顺序。

答案:

  (1)①水、氧气

    ②加速铁粉生锈,更快的放出热量

  (2)①Fe+CuSO4=FeSO4+Cu

    ②Mg、Mn、Fe、Cu

例2、(北京)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铜表面也容易生成绿色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种。

  (3)老师用生锈的铜片、铁粉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紫红色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①生锈铜片表面的物质被稀硫酸除去后,就得到紫红色固体Cu,因为Cu不活泼,不和稀硫酸反应。②蓝色溶液为CuSO4,加入铁粉后,发生了反应:Fe+CuSO4=Cu+FeSO4,又因为硫酸是过量的,所以还有反应Fe+H2SO4=FeSO4+H2↑发生。

答案:

  (1)3CO+Fe2O32Fe+3CO2

  (2)与潮湿空气接触;4

  (3)①Cu

  ②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例3、(南昌市)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部分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样。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学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的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表所示。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铜在缺少水或CO2或O2时,不生锈,所以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水、CO2、O2同时接触;保护金属制品不被锈蚀的方法是保持其表面干燥、洁净或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而食品保质需要隔绝空气。

答案:

  收集证据:(1)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2)氧气 、 二氧化碳

  得出结论:氧气

反思与应用:

  (1)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或表面形成保护膜)

  (2)将食品进行真空包装(或充入氮气等)。

例4、(佛山市)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能与稀H2SO4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Y表面有X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Z>Y>X    B.X>Z>Y    C.Y>X>Z    D.Y>Z>X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只有Z能与稀H2SO4反应,说明Z>H,而Y能与X的盐溶液反应,说明Y>X,故Z>Y>X.

答案:A

例5、(河北省)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中Fe、Cu都能将Ag置换出来,故无法排出顺序,故C错。

答案:C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