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主讲: 优秀生物教师 崔腾云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动动脑?

  1、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有水的环境。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雄蛙。

  3、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呢?——求偶。

  4、雌雄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呢?——有助于受精,提高受精率。

蝌蚪

  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怎样?这对适于水中生活的意义?

  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课堂小结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想一想?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小,种类也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吗?

资料分析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不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2、科学家根据理理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 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 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1、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讨论:

1、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环境污染

讨论:

  我们还知道那些是两栖动物呢?

动动脑

                             

蝌蚪尾部消失与程序性死亡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现已公认蝌蚪尾部的消失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 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 死亡”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人体内每天都有许多新细胞诞生,同时又有许多细胞“程序性死亡”,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果该死 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过多地死亡,比如受艾滋病病毒的攻击,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就会破坏人 体的免疫能力,导致艾滋病发作。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并发现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基因,证实了人体内也存在相应的基因。对 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研究针对癌症、艾滋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想一想?

  晓明同学想观察从蛙卵到成蛙的详细过程。他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了一些蛙卵,放在鱼缸中培养。想一想,他应当为蛙卵的发育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有一些水草(如金鱼藻)。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