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3、真菌;
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
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细菌与真菌的菌落特征

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湿润(或粗糙干燥),正反面质地均匀、易于挑取等。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
3、细菌和真菌的培养
细菌和真菌菌体培养的人工培养方法主要有表面培养、固体培养和深层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细菌和真菌在生命活动中所需条件主要有:①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②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③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如有氧或无氧,等等。
(二)细菌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虽然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球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2)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例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有些细菌在一定生活周期和一定条件下形成芽孢等。
2、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异养和自养。
异养是指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因体内不含叶绿素,只能进行异养生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两类。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尸体、粪便和枯枝落叶等),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这叫腐生。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叫做腐生细菌,如枯草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这叫寄生。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叫做寄生细菌,如寄生在肠道内的痢疾杆菌。
少数细菌是进行自养生活的。所谓自养是指细菌不需要吸收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而是利用无机物作原料,自己制造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营自养生活的细菌又可分为化能合成细菌(如硫细菌)和光能合成细菌(简称光合细菌)两类。
3、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简称裂殖),这是一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相互融合,由母体直接横裂为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对细菌来说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1)细菌进行分裂生殖时要受到一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如环境温度过低或不够,有机物减少时,细菌的生殖速度会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正常生殖。
(2)分裂生殖是无性繁殖,是所有细菌的生殖方式。
(三)真菌
1、真菌的类型
真菌的种类繁多,形态、大小也各异。有的为单细胞、形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如酵母菌;有的为多细胞、个体较大,如蘑菇;还有借助放大镜就能观察清楚的多细胞个体,如霉菌(青霉、曲霉等),习惯上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如蘑菇)。
2、酵母菌

(1)形态: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基本形态有卵形、圆形或圆柱形,有的呈瓶形、三角形、弯曲形、柠檬形等。
(2)结构: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大的液泡。
(3)营养方式:酵母菌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
(4)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当环境条件适合时,成熟的酵母菌向外生出突起,称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最后从母体脱落,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生出的芽体,实际上是一个细胞,它没有萌发过程,既不是孢子,也不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芽。出芽生殖是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当环境不利于生存时,一个酵母菌细胞会产生几个孢子(通常为4),每个孢子最终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3、青霉和曲霉

(1)形态: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其菌丝有横隔,都是多细胞个体。青霉和曲霉的菌丝,有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菌丝,有的蔓延到营养物质的内部,叫营养菌丝。青霉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扫帚状结构,该结构的每二个分枝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使青霉呈现青色。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膨大成球状,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曲霉的不同而呈黄色、橙红色或黑色。因此,青霉和曲霉所呈现的颜色不同,都是孢子颜色造成的,它们的菌丝一般不含色素,是无色的。
(2)结构:青霉和曲霉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真核生物。
(3)营养方式:青霉和曲霉的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依靠营养菌丝从营养物质中吸取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4)生殖方式:青霉和曲霉的直立菌丝顶端能够产生孢子,依靠孢子进行孢子生殖。
4、蘑菇

(1)形态:蘑菇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分,地上部分如同一把张开的伞,由菌盖和菌柄组成,称子实体,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交错伸展的纤细菌丝。
(2)结构:蘑菇是多细胞大型真菌,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成。
(3)营养方式:蘑菇细胞不含叶绿素,依靠地下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4)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蘑菇的菌盖下面生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菌褶,其上生有很多孢子,孢子成熟后散落下来,遇到适宜的环境就萌发成菌丝,当水分充足和菌丝里积聚了大量养料时就生出子实体。
(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中进行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主要的促进作用。
2、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
细菌和真菌中某些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寄生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物质,成为病原体,致使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1)有些腐生细菌能使食品腐败变馊;有些真菌如青霉、曲霉,使食品、衣服等发霉变质、长毛腐烂等;还有一些曲霉如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使人致癌。
(2)大型真菌中的蘑菇,有些种类本身含有毒素,称毒蕈(毒蘑菇);如毒蝇鹅膏、毒伞、花褶伞(“狗尿苔”)等,误食了会引起中毒,甚至引起中毒死亡。
3、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共生
共生是生物界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它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有些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就存在着共生现象。它们彼此依赖,创造相互有利的营养和生活条件,较它单独生活时更有利,更具生命力。
(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细菌与食品制作: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许多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物,人们利用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可以制作很多食品,如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奶酪;利用醋酸杆菌制醋;而制味精则需棒状杆菌等。
真菌与食品制作:人们利用某些真菌能够分解各种有机物的作用来加工生产各种食品、酿酒等,如用酵母菌蒸馒头、制面包,用曲霉酿酒、制酱油和各种酱类,就是制豆腐乳也离不开曲霉。
注意:在以淀粉物质为原料制酒时,要以曲霉作糖化剂,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作用,转化为酒精,并产生CO2。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同时,食品就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保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防腐。常见的方法有:
①低温保存: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保存方法。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或真菌,绝大多数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其繁殖速度大大减弱。一般地,7~0℃为食品冷藏温度,此时腐败菌的活动显著减弱。
②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将其中的腐败菌杀死并将所含的酶破坏,可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
③干燥保存:主要将食品中的水分降至腐败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含量以下,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如干鱼、薯干的制备。
④缺氧保存:主要是将食品置于缺氧环境中,从而抑制食品中好氧腐败菌的呼吸,达到保存目的。如牛奶的真空包装,新鲜蔬菜用无滴塑料膜制成的帷幕包裹笼罩起来等。
⑤化学保存: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食品中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达到食品保存目的,如酱油、酱菜中使用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⑥食盐腌制保存:利用食盐浸泡食品,将食品中的腐败菌杀死,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如咸菜、腌肉等。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有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利用抗生素杀死某些致病细菌或真菌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4、细菌与环境保护
细菌能够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如在无氧条件下,有些杆菌、甲烷菌能将通过发酵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气使废水净化;有的细菌则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污水净化,可见细菌通过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