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默认 大 中 小
1、给下列加线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答案]
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且欲与常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马说》是一篇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__________手法。
[答案]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加线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答案]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答案]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将人才比做“__________”,而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借此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
10、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