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默认 大 中 小
主讲:黄春燕
一、知识概述
1、了解顾拜旦的相关常识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3、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培养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公平竞争的意识。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字词掌握
1)字音字形
骤雨(zhòu) 襁褓(qiǎnɡ bǎo) 崩溃(kuì)
携手(xié) 阐述(chǎn) 诞生(dàn)
枷锁(jiā) 祈祷(qí dǎo) 拙劣(zhuō) 奠定(diàn)
湛蓝(zhàn) 萦绕(yíng) 声誉(yù) 气氛(fēn) 慷慨(kāng kǎi)
2)词语释义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无可指摘:没有什么可批评指责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误入歧途:因失误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愧不敢当:谦辞,指对褒奖等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2、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出生于法国巴黎。他是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他是奥林匹克会徽、会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生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有著名诗作《体育颂》。
3.文题及背景解读
关于文题:
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汉全、邹丽等译。有改动。
题目明确地概括了演讲的主要目的,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岁月,在顾拜旦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终于在1894年隆重开幕,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从1894年到1919年,正好25年。
相关背景:
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是一场文化体育复兴运动,主要是在顾拜旦的倡导下,在广大人文主义者充分发掘和整理古代希腊体育的丰富遗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 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赞歌》。
了解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和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整体感知
本文中,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热烈地讴歌了奥林匹克精神,它超越了一般体育运动,给人带来乐趣,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作者又展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前景。
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1):回顾过去5年,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好前景。
第二部分(2—7):指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第三部分(8—10):在今天的聚会上,赞扬做出贡献者,憧憬美好的未来。
图示:
问题分析:
1)文章中说的“5年前”具体是指哪年?“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奥林匹克精神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3)奥林匹克精神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4)作者认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5)文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6)作者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他是如何阐述奥林匹克的教育作用的?
7)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8)课文最后一段说:“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怎样理解其含义?
9)演说需要激情,这篇演说词是如何体现激情的?
主旨:
这篇演讲,顾拜旦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发展历史,展望了奥林匹克的美好前景,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并表明对奥林匹克的未来充满信心。
赏析语言:
1)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2)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3)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5、写作特色
1)观点鲜明,语气坚定。
2)充满激情,富有感召力。
3)思想深邃,具有前瞻性。
4)语言优美,具有形象性。
5)巧用比喻和对比。
本文采用第二人称,运用了排比、呼告、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演讲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感染力。
拓展练习:
1)排比是演讲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如第4段“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请你运用排比,写一段演讲词,内容自定。
2)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行文流畅之中带有诗意,说理之中带有气势。请你也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三、难点知识剖析
1、“更快、更高、更强”与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
2、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什么不同?
3、结合文章,试着概括顾拜旦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4、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倡导奥林匹克精神。
课文小结:
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现代奥运走过了百年历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吧!